第41期

供稿:无
创意:党委宣传部
文字:无
图片:党委宣传部
设计:党委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北地印象

开学第一课——校长孙友宏院士:俯身山水,潜心问学,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节选)

一、做学问 首先要有目标

大家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时间紧迫时,总会陷入一种焦虑、忙碌的状态,闲下来时却又觉得无所事事。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容易在这样两个状态之间摇摆。一个好的目标就像刚刚新老教师手中传递的“传家宝”,它是聚焦重点的放大镜,为你们未来的学习生涯提供明确的焦点;是指引航向的罗盘,时刻提醒着你们前进的方向;是淬炼能力的地质锤,当你们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实现什么、追求什么时,才能迸发出求知的火花。

你们的学长、地大建校的第一届学生、“探月院士”欧阳自远先生自小便有一个航天梦。从“探索地球”的地质工作者,到“登天揽月”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在这个从“地”到“天”的神奇跨越背后,是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学好地学专业知识是欧阳自远院士在地大求学时的目标,为他的地球科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懂陨石是他研究生时期的目标,让他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太阳系内各星体的化学组成、演化过程;写好0.5克月壤的14篇“大文章”是他工作后的目标,加深了他对月球演化历史的理解。1994年,由欧阳自远院士撰写的报告《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递交到国家863计划专家组。10年后,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同学们,做学问就像攀登一座高山,上大学好比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大学阶段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再把目标不断前移,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只要不断努力,一定能登顶最高的山峰。

二、做学问 要耐得住寂寞

学问之路,并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旅途,前行的路上,必然会路遇荆棘坎坷,可能还要经历望不到头的深夜。这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埋下头来钻研,才能不断向所学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需要经得住大风浪。困难不应该成为阻碍你们前进的理由,而应该被看作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挺起胸、走出舒适圈,才能找到应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

你们的校友张弥曼院士是中国古鱼类研究与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人,但在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之前,她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在此前的60多年里,张弥曼院士的周遭没有耀眼的闪光灯,只有一个个寂静的夜晚。她深知,“科学给人类做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垫脚石的工作,真的很显眼的工作很少。”张弥曼院士在意的,是这个求真学问的过程。她曾用足足两年的时间制作出了先驱杨氏鱼20倍的放大模型。那时,她经常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因为哪怕只是画一张稍微复杂一点的图就得花上10个小时的时间。同步辐射扫描标本需要通宵值守,每隔20分钟要去重启一次机器,但张弥曼院士坚持不用助理,亲自操作。那一年,她已经70岁。

同学们,静水流深、玉汝于成,在无人喝彩的岁月里,更需要用平凡去积累不凡。沉下心来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学习阶段把基础打深、打牢,你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三、做学问 还要有创新的勇气

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前人,又有所独创。要创新,就要有“敢闯”的精神和“敢试”的行动。“敢闯”的精神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大胆提出新的观点和假设,不盲目崇拜、不人云亦云,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审慎对待科学问题。“敢试”的行动需要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假设的层面,既要通过实践来发现,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你们的校友马永生院士曾这样回忆在中国地大的求学时光:“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常常选择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勘探实践,这会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现象,取得新的成果。”他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发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当时,国内一些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曾坚定地认为,四川盆地不可能发现世界级的大气田。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马永生院士不想轻易顺从所谓权威的声音。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与论证,他抗住压力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深山里,最终在钻头到达地下5700米时,发现了超厚气层,他的创新理论也在后续气田的发现中得到了应用。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勇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思考;努力创造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在革故鼎新中不断开辟新的未来。